第252章 戰起
關燈
小
中
大
第252章 戰起
二月天寒。
安定公主府內,李慎修將手上報紙的終稿又看了—遍,尤其是那兩條關於遼東戰事後,女將立功授官以及受勳的條事。
她面容不上不由露出笑意來。
正看著,餘光便從敞開的窗口見院中來人,是披著大氅的安定公主入內。
李慎修忙擱下手中的終稿,起身出門迎接。
曜初見她穿著,不免道:“順順,你穿的也太少了。”
哪怕現在已經有了大名,但過去幾年下來,曜初叫習慣了眼前姑娘的小名兒,私下無人之時,依舊如此稱呼。
李慎修,小名順順,李敬業之女。
當年姜沃初見的不到十歲的小姑娘,而今也到了將笄之年,已經取了正式的名字。
不過順順姑娘起大名,倒不是為了女子及笄禮,而是因為要入安定公主幕府為正式的公主府官員,那自然還是要有個大名的。
英國公孝服之後,李敬業夫妻一起回到了遼東,但把兒女們都留在了京中。
一來這是守邊境將領留家人於兩京的舊例,二來,用李敬業跑來跟姜沃說的話就是:“京中除了有二叔在英國公府內照料,在外這不還有姜相嗎!”
姜沃:……培根真是好拿自己不當外人啊。
雖說看在英國公份上,也因她本身就很喜歡寧拂英母女,肯定會照顧。
但正常流程不應該是,她跟李敬業道“我在京中會多加照拂,你放心”,然後李敬業感謝一番。
結果李敬業說的全是她的詞兒:“姜相—定會好生照拂他們,我再放心不過了。”
於是姜沃也就改說他的臺詞:“哦,那就多謝你的信任。”
李培根還
點頭笑道:“姜相也太見外了。”
姜沃:……
她放棄跟培根繼續按照正常人的方式交流,準備端茶送客。李敬業卻不準備走,還跟姜沃討論起了女兒名字的問題。
“我是從《詩經》裏找的名字。”李敬業扒拉了好幾天:“因我們—家子都是武將出身,我就從《武》詩中尋了—句—一但順順的書讀的也不錯,所以我就選了這句‘允文文王,克開厥後’。”*
“李允文,姜相覺得如何?”
姜沃:怎麽說呢,李敬業也是費心了,找的也不是不好,但‘允文’這個名字,總讓她聯想起某個盛年失蹤的皇帝。
李敬業見她微有沈吟,索性就道:“要不姜相給起—個吧。”祖父臨去前,囑咐過他若大事不協或不定,當請教姜相。
女兒名字這種—輩子的事情,當然算是大事啊。
姜沃想了想:“慎修如何?”
她知道李敬業雖在國子監多年,然就跟高中生—樣,一出校門三月知識忘掉一大半。
於是主動跟他解釋道:“《尚書》中道:慎厥身修思永。”孔傳則寫的更明白一點:“慎修,思為長久之道。”*
英國公放心不下之事,並不是府上能否延續榮華富貴,而是能否平安長久。
李敬業念了兩遍,也點頭道:“好!”然後還帶點苦惱之色跟姜沃道:“不知姜相還記得嗎?你卦過我們府上將來會有劫數的。順順起這個大名,也好壓一壓。”
姜沃點頭:“自然記得。”
劫數就坐在對面叭叭叭,這誰能忘記啊?
*
而李慎修進入安定公主幕府後,是做兵曹參事:掌公主幕府內親衛(無論男女)簿書、考課等事。按職官制為正七品。
李敬業起初聽到女兒這個官位的時候,還道:“不錯,我十幾歲的時候還在國子監讀書沒官位呢。”
不過各親王府、公主邑司的官員,都不屬於京官序列,所以李敬業又跟女兒炫耀道:“但你爹我啊開始做官時,可是考中的京官啊!”
寧拂英在旁:……為什麽跟孩子比了起來啊。
於是寧拂英在旁輕描淡寫提起了李敬業的宿敵:“程務挺已經是兵部侍郎了。”
李敬業笑容戛然而止。
但笑容不會消失,只會轉移,就來到了李慎修臉上。
而此時,李慎修想起爹娘離京前這些事,這回的笑容裏就不免摻雜了些思念之意。
不過,比起年底,她聽說遼東新羅叛亂後的擔憂已經好多了。
尤其是……她的手指拂過油墨印成的‘寧拂英’三個字,後面還跟著受勳‘輕車都尉’。
不過勳官是按照戰功,只授官不管事。
於是比起這個賞賜等同‘從四品’的勳官,李慎修更為母親高興的卻是一個‘正七品’的實缺武將之職一—烏骨城鎮將!
按大唐武將職官所欽定:鎮將、鎮副(鎮將副手),總判一城一鎮之軍伍事,鎮扞防守!
“還要多謝公主!”
不只是謝安定公主在朝上建言兵部按功授勳,更是因為這個‘鎮將’之職。
其實原本兵部授予的是鎮副,意思是李敬業這個安東都護府長史不在的時候,再讓其夫人守烏骨城。
還是安定公主提出,李長史大部分時間都不在烏骨城,而是在都護府內。
尤其是接下來,朝廷要重整遼東之序,進一步‘安撫且以德教化’叛亂的新羅,李長史更不會在烏骨城了。
既然只有寧拂英守城,那她授鎮將並無不妥。
曜初含笑搖頭:“我提出來是—回事,但歸根結底,還是寧鎮將已經證明過,哪怕新羅突襲,且是精兵壓境,她亦能守住城池。”
李慎修用力點頭:此戰報傳來,她也極為母親驕傲。
而且……爹娘在守衛家國,她也不是什麽都沒做。她除了在公主幕府任官,也在出版署做事。是報紙審終稿人之—。隨著這份報紙,這個消息就能遍傳十道三百六十州!
李慎修不由振奮道:“公主,很快我外祖父母也就能看到母親的戰功了。”還有更重要的:“邊關許多隨軍的夫人們,也能見到!”
寧拂英之所以會守城,也是家學淵源,其父母都鎮守庭州多年。她是打小習慣了見到父親出城作戰後,若有敵襲,母親帶兵守城的。
曜初想的更多—些:“是,見到後,她們或許就能想—想自己的授勳錄官事了。”
寧拂英絕不是第一個守住城池的將領夫人,在她之前,邊境上不知多少女眷,在敵軍兵臨城下的時候,主動或者不得不守城。
守過後,若名聲事跡能傳到朝廷,則或有嘉獎,或升誥命。
但現在,卻有了論官的先例。
**
公主府內,曜初和李慎修在商議報紙事,而紫宸宮內,媚娘與姜沃則在商議使團事。
裴行儉‘出使波斯’事已定。
但這次的使團,不是尋常的使團,而是標準的明修棧道暗度陳倉,這人當然得好好選一選,不能是鴻臚寺的尋常文官們。
姜沃就聽媚娘挨個說起—一狄仁傑,婁師德(跟他初次從軍一樣,再次額頭上綁著紅布以示決心),黑齒常之等數人,都來尋過天後,願意加入護送波斯王子的使團。
據說波斯王子聽後非常感動。
媚娘是讓姜沃來幫她選人的,結果卻聽姜沃道:“此去計比武要緊,若是我去的話,能夠……”
“行了,不說這件事了,我另外有事跟你說。”
天後並不太委婉地表達了自己的:嗯,想都不用想。
姜沃也只好作罷,她也知道媚娘能同意自己的去的概率微乎其微。況且……朝上宰相已經走了倆,再搭上—個,三省六部也要轉不開了。
估計等裴行儉離開京城後,她就得暫調尚書省重操舊業了。
唉,可惜當年三人的玄學小分隊,薛仁貴裴行儉再次匯合了……她卻不能去。
而媚娘與姜沃說起的是另外—件事——
她取出了一張邊境軍備圖,正是河隴安西地區各州各地的屯兵圖紙。
這是開戰之時,但絕不是備戰之期,為了這—天,準備了何止二十年。
姜沃認真看著這張圖:從接文成回來那一天開始,薛仁貴也好,她也好都輪番給皇帝上過書,陳述過備兵吐蕃的重要性。
那時候,才是永徽二年。
如今,二十多年過去了!
已經習慣了高原練兵的將士,與吐蕃兵士起碼站在同一起跑線上,不至於如從前一般,平原上的士兵到了高原上先病倒一半。
最要緊的是,病了還搞不明白緣故,還以為是‘瘴氣所逼’,空氣有毒就很損軍心鬥志。
畢竟未戰先怯,兵之大忌。
如今,這一條倒是可以放心了。
媚娘的手指一處處點過屯軍之所,先說起這次吐蕃攻打的鄯州,這原就是邊防重地——
“鄯州,原屯兵一萬五千人,鄯州西一百二十裏,四千河源軍。鄯州西北三百裏外,四千人駐紮在白水城……”
這些年來,為備預吐蕃進犯的軍隊,安西各重地皆有屯兵,人數從數百人到上萬人不等,共計六萬餘人。無論吐蕃進犯何地,彼此皆可相互支應。[1]
如今,戰起。
*
數日前,吐谷渾沙州。
在知吐蕃進犯之後,文成也在看同樣一份兵圖:說來,大唐屯兵於各處重地也都是數千人為主,上萬的都是極少數。
說她手下的數千人並不算少,再加上……弘化公主在旁道:“吐谷渾的指揮軍伍之權交由你,我也好,可汗也好還更放心些。”
畢竟吐谷渾離吐蕃太近,常有官員被收買策反——這點弘化公主感觸最深,她和親過來的途中,吐谷渾宰相就謀反了投奔吐蕃去了,想把她劫走,破壞吐谷渾跟大唐的關系。*
對吐谷渾可汗來說,自家臣子,還真不一定有大唐將領可靠。
文成頷首:“已有斥候探知,此番欽陵率大軍進犯鄯州。”
而奔吐谷渾而來的卻是……
文成點了點桌上的信:“讚普(吐蕃王)芒松芒讚本人。”
吐蕃尚武,讚普親征是常事。而他在吐蕃與吐谷渾的邊境打過一仗後,命人給文成公主送了一封‘國書’。!
本站無廣告,永久域名(danmei.twking.cc)
二月天寒。
安定公主府內,李慎修將手上報紙的終稿又看了—遍,尤其是那兩條關於遼東戰事後,女將立功授官以及受勳的條事。
她面容不上不由露出笑意來。
正看著,餘光便從敞開的窗口見院中來人,是披著大氅的安定公主入內。
李慎修忙擱下手中的終稿,起身出門迎接。
曜初見她穿著,不免道:“順順,你穿的也太少了。”
哪怕現在已經有了大名,但過去幾年下來,曜初叫習慣了眼前姑娘的小名兒,私下無人之時,依舊如此稱呼。
李慎修,小名順順,李敬業之女。
當年姜沃初見的不到十歲的小姑娘,而今也到了將笄之年,已經取了正式的名字。
不過順順姑娘起大名,倒不是為了女子及笄禮,而是因為要入安定公主幕府為正式的公主府官員,那自然還是要有個大名的。
英國公孝服之後,李敬業夫妻一起回到了遼東,但把兒女們都留在了京中。
一來這是守邊境將領留家人於兩京的舊例,二來,用李敬業跑來跟姜沃說的話就是:“京中除了有二叔在英國公府內照料,在外這不還有姜相嗎!”
姜沃:……培根真是好拿自己不當外人啊。
雖說看在英國公份上,也因她本身就很喜歡寧拂英母女,肯定會照顧。
但正常流程不應該是,她跟李敬業道“我在京中會多加照拂,你放心”,然後李敬業感謝一番。
結果李敬業說的全是她的詞兒:“姜相—定會好生照拂他們,我再放心不過了。”
於是姜沃也就改說他的臺詞:“哦,那就多謝你的信任。”
李培根還
點頭笑道:“姜相也太見外了。”
姜沃:……
她放棄跟培根繼續按照正常人的方式交流,準備端茶送客。李敬業卻不準備走,還跟姜沃討論起了女兒名字的問題。
“我是從《詩經》裏找的名字。”李敬業扒拉了好幾天:“因我們—家子都是武將出身,我就從《武》詩中尋了—句—一但順順的書讀的也不錯,所以我就選了這句‘允文文王,克開厥後’。”*
“李允文,姜相覺得如何?”
姜沃:怎麽說呢,李敬業也是費心了,找的也不是不好,但‘允文’這個名字,總讓她聯想起某個盛年失蹤的皇帝。
李敬業見她微有沈吟,索性就道:“要不姜相給起—個吧。”祖父臨去前,囑咐過他若大事不協或不定,當請教姜相。
女兒名字這種—輩子的事情,當然算是大事啊。
姜沃想了想:“慎修如何?”
她知道李敬業雖在國子監多年,然就跟高中生—樣,一出校門三月知識忘掉一大半。
於是主動跟他解釋道:“《尚書》中道:慎厥身修思永。”孔傳則寫的更明白一點:“慎修,思為長久之道。”*
英國公放心不下之事,並不是府上能否延續榮華富貴,而是能否平安長久。
李敬業念了兩遍,也點頭道:“好!”然後還帶點苦惱之色跟姜沃道:“不知姜相還記得嗎?你卦過我們府上將來會有劫數的。順順起這個大名,也好壓一壓。”
姜沃點頭:“自然記得。”
劫數就坐在對面叭叭叭,這誰能忘記啊?
*
而李慎修進入安定公主幕府後,是做兵曹參事:掌公主幕府內親衛(無論男女)簿書、考課等事。按職官制為正七品。
李敬業起初聽到女兒這個官位的時候,還道:“不錯,我十幾歲的時候還在國子監讀書沒官位呢。”
不過各親王府、公主邑司的官員,都不屬於京官序列,所以李敬業又跟女兒炫耀道:“但你爹我啊開始做官時,可是考中的京官啊!”
寧拂英在旁:……為什麽跟孩子比了起來啊。
於是寧拂英在旁輕描淡寫提起了李敬業的宿敵:“程務挺已經是兵部侍郎了。”
李敬業笑容戛然而止。
但笑容不會消失,只會轉移,就來到了李慎修臉上。
而此時,李慎修想起爹娘離京前這些事,這回的笑容裏就不免摻雜了些思念之意。
不過,比起年底,她聽說遼東新羅叛亂後的擔憂已經好多了。
尤其是……她的手指拂過油墨印成的‘寧拂英’三個字,後面還跟著受勳‘輕車都尉’。
不過勳官是按照戰功,只授官不管事。
於是比起這個賞賜等同‘從四品’的勳官,李慎修更為母親高興的卻是一個‘正七品’的實缺武將之職一—烏骨城鎮將!
按大唐武將職官所欽定:鎮將、鎮副(鎮將副手),總判一城一鎮之軍伍事,鎮扞防守!
“還要多謝公主!”
不只是謝安定公主在朝上建言兵部按功授勳,更是因為這個‘鎮將’之職。
其實原本兵部授予的是鎮副,意思是李敬業這個安東都護府長史不在的時候,再讓其夫人守烏骨城。
還是安定公主提出,李長史大部分時間都不在烏骨城,而是在都護府內。
尤其是接下來,朝廷要重整遼東之序,進一步‘安撫且以德教化’叛亂的新羅,李長史更不會在烏骨城了。
既然只有寧拂英守城,那她授鎮將並無不妥。
曜初含笑搖頭:“我提出來是—回事,但歸根結底,還是寧鎮將已經證明過,哪怕新羅突襲,且是精兵壓境,她亦能守住城池。”
李慎修用力點頭:此戰報傳來,她也極為母親驕傲。
而且……爹娘在守衛家國,她也不是什麽都沒做。她除了在公主幕府任官,也在出版署做事。是報紙審終稿人之—。隨著這份報紙,這個消息就能遍傳十道三百六十州!
李慎修不由振奮道:“公主,很快我外祖父母也就能看到母親的戰功了。”還有更重要的:“邊關許多隨軍的夫人們,也能見到!”
寧拂英之所以會守城,也是家學淵源,其父母都鎮守庭州多年。她是打小習慣了見到父親出城作戰後,若有敵襲,母親帶兵守城的。
曜初想的更多—些:“是,見到後,她們或許就能想—想自己的授勳錄官事了。”
寧拂英絕不是第一個守住城池的將領夫人,在她之前,邊境上不知多少女眷,在敵軍兵臨城下的時候,主動或者不得不守城。
守過後,若名聲事跡能傳到朝廷,則或有嘉獎,或升誥命。
但現在,卻有了論官的先例。
**
公主府內,曜初和李慎修在商議報紙事,而紫宸宮內,媚娘與姜沃則在商議使團事。
裴行儉‘出使波斯’事已定。
但這次的使團,不是尋常的使團,而是標準的明修棧道暗度陳倉,這人當然得好好選一選,不能是鴻臚寺的尋常文官們。
姜沃就聽媚娘挨個說起—一狄仁傑,婁師德(跟他初次從軍一樣,再次額頭上綁著紅布以示決心),黑齒常之等數人,都來尋過天後,願意加入護送波斯王子的使團。
據說波斯王子聽後非常感動。
媚娘是讓姜沃來幫她選人的,結果卻聽姜沃道:“此去計比武要緊,若是我去的話,能夠……”
“行了,不說這件事了,我另外有事跟你說。”
天後並不太委婉地表達了自己的:嗯,想都不用想。
姜沃也只好作罷,她也知道媚娘能同意自己的去的概率微乎其微。況且……朝上宰相已經走了倆,再搭上—個,三省六部也要轉不開了。
估計等裴行儉離開京城後,她就得暫調尚書省重操舊業了。
唉,可惜當年三人的玄學小分隊,薛仁貴裴行儉再次匯合了……她卻不能去。
而媚娘與姜沃說起的是另外—件事——
她取出了一張邊境軍備圖,正是河隴安西地區各州各地的屯兵圖紙。
這是開戰之時,但絕不是備戰之期,為了這—天,準備了何止二十年。
姜沃認真看著這張圖:從接文成回來那一天開始,薛仁貴也好,她也好都輪番給皇帝上過書,陳述過備兵吐蕃的重要性。
那時候,才是永徽二年。
如今,二十多年過去了!
已經習慣了高原練兵的將士,與吐蕃兵士起碼站在同一起跑線上,不至於如從前一般,平原上的士兵到了高原上先病倒一半。
最要緊的是,病了還搞不明白緣故,還以為是‘瘴氣所逼’,空氣有毒就很損軍心鬥志。
畢竟未戰先怯,兵之大忌。
如今,這一條倒是可以放心了。
媚娘的手指一處處點過屯軍之所,先說起這次吐蕃攻打的鄯州,這原就是邊防重地——
“鄯州,原屯兵一萬五千人,鄯州西一百二十裏,四千河源軍。鄯州西北三百裏外,四千人駐紮在白水城……”
這些年來,為備預吐蕃進犯的軍隊,安西各重地皆有屯兵,人數從數百人到上萬人不等,共計六萬餘人。無論吐蕃進犯何地,彼此皆可相互支應。[1]
如今,戰起。
*
數日前,吐谷渾沙州。
在知吐蕃進犯之後,文成也在看同樣一份兵圖:說來,大唐屯兵於各處重地也都是數千人為主,上萬的都是極少數。
說她手下的數千人並不算少,再加上……弘化公主在旁道:“吐谷渾的指揮軍伍之權交由你,我也好,可汗也好還更放心些。”
畢竟吐谷渾離吐蕃太近,常有官員被收買策反——這點弘化公主感觸最深,她和親過來的途中,吐谷渾宰相就謀反了投奔吐蕃去了,想把她劫走,破壞吐谷渾跟大唐的關系。*
對吐谷渾可汗來說,自家臣子,還真不一定有大唐將領可靠。
文成頷首:“已有斥候探知,此番欽陵率大軍進犯鄯州。”
而奔吐谷渾而來的卻是……
文成點了點桌上的信:“讚普(吐蕃王)芒松芒讚本人。”
吐蕃尚武,讚普親征是常事。而他在吐蕃與吐谷渾的邊境打過一仗後,命人給文成公主送了一封‘國書’。!
本站無廣告,永久域名(danmei.twking.cc)